1200岁高龄的乐山大佛,被17亿卖了?带节奏的不少,说真话的不多-天天资讯

政中财经   2023-07-04 20:56:40

一打开某软件,看到热点新闻——“乐山大佛被卖”几个大字出现在我的视线里,第一反应就是,又闹出了什么“骚操作”?

乐山大佛,1200多岁,身上挂着“国家5A级旅游景区”,“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”的标签,17亿也不少,但是文化遗产无价,说卖就卖了?好奇心的驱使下,我点开了这一条热搜。

好嘛,上当了,又是无德媒体带得节奏。


(资料图片)

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?很简单。

大佛当然不会被卖掉,只是转让景区的经营权,政府的管理权和所有权没有变动分毫。而且,经营权也只是一部分,比如观光的缆车等;经营权的地点范围也是规划好的,比如缆车也只是景区内凌云路沿线。

这种转让并不是新鲜事,早在21年,就已经报道过了。经营权的转让通过公开招标,完全合规,甚至是受到鼓励的。目前国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盈利的景点,并不在少数。

估计看到这里,还有很多网友为佛祖愤懑不平,类似于“不能为了钱”、“佛祖还可以转让”、“佛祖同意吗”,喋喋不休个没完。

如果仔细看看乐山大佛的转让情况,或许就会改善不少。

经营权细分到工作人员,经营期限和运营时间明确,路线范围和里程也做了明示,运载能力做了限制,车辆站台按照规定执行,就连定价,也是政府参与管理。说白了,政府并没有疏忽文物保护。

方方面面,能想到的,相关机构都提前罗列了。

这虽然是商业模式,但是有时候,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。

我们转换一下思路。

中标者花钱经营,政府得到一笔收入不说,对景区设施的维护得到保障。如果想从中赚取利益,中标者是不是更要投入精力?不然怎么提升游客的体验感,吸引更多的客流量?

口碑就是中标者努力的大方向。

而这种公开的经营模式,不仅避免了“关系户”捞钱,也在锻炼经营者的能力。对游客来说,体验感只会往好的方向发展,不会比原先更差。

所以说,这就是正常的商业模式。

媒体断章取义,一则消息只抠出夺人眼球的几个字拼凑在一起,再贴上几张截图,最后组成一个违背原意的文章,着实抢占了不少流量。

那个标题叫“楼市下跌,佛祖被卖”,一看到就联想到楼市这两年不景气,小心思竟然放到了国家的文化遗产上,不用想也知道多少网友会挺身而出,为佛祖打抱不平了。网友的“情绪”成功引导,幕后者也就达到目的了。

后续中,官方虽然出面回应,但是部分“眼见为实的人”只停留在一个标题,导致这个误会还将在一部分群体的情绪里延续下去,为了证实,他就会再一次搜索浏览。这条新闻就会继续保持热度。

在流量变现的时代,这个新闻的幕后者,是“成功”的。

可这样的“成功”真是我们需要的吗?网上靠一个键盘就可以当武器的,大有人在,为博取流量,更是无下限。

真是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。

就拿这次媒体歪曲事实来说,靠流量赚取钱财也就罢了,就怕更无德的群体伤到人。“恶语伤人六月寒”,这些人真当受到严惩,不然网络的风气都带坏了。

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也希望大家未观全貌时,做到不予置评。

最近更新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