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鑫集团logo。苗诗雨摄
(资料图)
本报(chinatimes.net.cn)记者苗诗雨 李贝贝 仁寿报道
7月1日,四川协鑫锂电年产36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项目(下称“储能材料项目”)在仁寿经开区正式投产。记者在现场了解到,该项目为眉山市最大储能材料项目,也是行业唯一使用物理干法工艺的磷酸铁锂项目。业内人士预测,该项目将推动储能产业迈向平价化。
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现场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任何一个产业的革命都是材料革命,储能平价化也不例外。“下一步协鑫集团会在物理干法工艺基础上,进一步推出系列技术。随着技术推动,未来储能单位成本有可能降至0.2元甚至更低。”
朱共山在近期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专访时认为,随着新型储能材料的技术研发和投产,未来2年至3年,储能行业会迎来爆发式增长,2024年储能发展将进入元年。
无废水、废气、废渣储能材料项目
据悉,该储能材料项目,该储能材料项目总投资50亿元,用地900亩,分三期建设。其中一期为年产12万吨磷酸铁理储能材料生产线,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,年缴税收3亿元。二期为年产16万吨生产线,预计2023年下半年开工,整体项目将于2024年上半年全部达产。
记者现场调研获悉,生产产品主要有C3型高能效磷酸铁锂、C5型长循环磷酸铁锂、C6高压实磷酸铁锂。
值得关注的是,该储能材料项目协鑫自主知识产权的GCL-PHY法合成磷酸铁锂材料,产品的合成流程由11步缩短至4步,产品压实度、能量密度、循环次数等指标全面提升,项目综合投资、能耗指数、工艺成本同比减少近50%,全程无废水、废气、废渣,无需落户化工园区。
储能材料项目局部生产车间。苗诗雨摄
记者从四川协鑫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冲获悉,该项目研发的四款主流产品“未产已销”,提前被多家批量合作客户锁定,完成了针对多家大客户的送样测试。电芯厂反馈的数据显示,应用协鑫的正极材料,电池充放电损失仅5%左右,下一步还将降至约3%。
未来2年储能单位成本或降至0.2元及以下
根据《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》,到2025年,我国锂电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到5000万千瓦;到2035年,则有望达到6亿千瓦,市场空间超2万亿元。随着储能市场爆发,当下储能行业平价化进程受到各方关注。就行业热点问题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也进一步采访到了朱共山。
朱共山向记者表示,仅是其在锂电储能领域的技术研发,协鑫集团已经花了9年的时间。未来有可能新型储能的单位成本降至抽水蓄能以下,2025年前后达到0.2元左右甚至更低。
“目前该储能材料项目目的之一就是要做到光储同寿,目前光伏最长寿命已达到25年,单位成本也降低约0.1元左右。未来随储能能量密度提升,寿命增长,储能单位成本也有望降低。”朱共山表示。
朱共山也向记者透露,锂储能方面,协鑫作为全球“光+储”领域唯一一家拥有上游储能材料与顶尖技术的企业,率先提出并实现“光储同寿”,依托全球唯一的一步物理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领先技术,有信心通过大幅降低储能材料成本,为储能产业进入低成本、长寿命、高循环、高安全的发展通道而保驾护航。
朱共山:储能竞争是好事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储能行业的爆发式增长,赛道涌现诸多“赛手”。在朱共山看来,资本及新企业的进入,对于行业来说并非坏事。
朱共山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储能行业前景向好,企业进驻是件好事。
朱共山表示,“行业要发展,市场要扩张,在企业进驻的过程中,行业会拉开技术革命,这一过程推动行业不断进步。所谓过剩、衰退的看法是不正确的,企业在发展中,要经过时间的考验,价格战对利润空间造成挤压,但真正的强者是扛得住时间考验的。”
6月2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《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》。蓝皮书中也指出,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。通过储能的规模化应用,电力系统由传统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融合互动转变,从而实现安全、绿色、高效三个发展目标的统筹协调。
“未来储能市场竞争中,考量的是企业科技水平,产品品质、成本以及市场等核心因素。要提高产品品质、提高服务品质、提高客户的品质,整体成本控制要通过科技手段提升。”朱共山向记者表示。
回到协鑫集团在储能方面的规划,记者也了解到,未来3年,协鑫集团规划在四川、江苏、江西、贵州等地新建多个产业基地,将储能材料年总产能提升至300万吨。
责任编辑:张子鹏 主编:张豫宁